关于举办需求分析与管理最佳实践
培训班的通知
培训地点
|
广州
|
北京
|
深圳
|
培训时间
|
2018年
3月23-26
|
7月
13-16
|
10月
19-22
|
一、 培训收益
课程中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指导学员完成一系列练习,使学员对需求分析的方法和过程建立较深刻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体收益包括:
1. 掌握需求开发的理念建立正确的需求观,掌握整体需求总体框架;
2. 业务需求、用户需求、软件需求的捕获与识别;
3. 软件需求的分析建模方法;
4. 软件需求与质量特性定义的方法;
5. 需求规约与定义方法;
6. 需求评审组织管理能力;
7. 需求变更控制管理能力;
8. 需求跟踪验证能力与功能点方法应用;
9. 需求工程与制度建设的关系;
10. 为您分享顶级专家大型项目管理经验和外包管控的心得、技巧。
二、 培训特色
本次培训特色定位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围绕企业信息化或软件研发过程中业务需求识别、需求分析、需求定义、需求建模、需求评估、跟踪验证与变更管控。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际项目案例,完全覆盖需求过程的各个知识体系的实践应用,包括需求捕获、需求分析、需求定义、需求评审验证、需求跟踪控制等。该项目是一个课堂实践项目,以项目小组的形式进行沙盘实操练习,重点在于强化理解项目需求过程的工作重点,同时明确并强化作为需求工程师的一些基本素质。实践方面,授课专家组拥有来多年信息化建设管控实践经验,本课程采用关键咨询顾问亲自担任授课。
三、 日程安排
日程
|
培训模块
|
培训内容
|
第一天
上午
|
PART 1. 需求工程的思想与方法论
|
1)高质量需求工程的意义
需求工程与需求开发方法论
优秀需求规格说明应具有的特性
2)对软件工程方法的重新思考
瀑布方式的问题
需求的滚动式完善模式
复杂系统的需求分解
分层的需求组织方法
迭代的软件工程过程模型
3)需求开发过程定义
4)利用需求模式重构问题
利用模式解决划分中的困难
需求模式与需求复用
通过业务抽象发现模式
|
第一天
下午
|
PART 2. 需求开发第一阶段:项目启动
|
1)从问题分析开始开发需求
在问题定义上达成共识
理解根本原因:问题背后的问题
2)问题域与问题框架
3)分析客户问题思考产品愿景
从行业的视角思考产品愿景
从产品战略的视角思考愿景
4)初步定义解决方案的边界与约束
定义解决方案的边界
确定解决方案将受的约束
5)项目的陈述
|
第二天
上午
|
PART 3. 需求开发第二阶段:开发客户需求
|
1)通过建立模型来理解业务
业务的上下文范围与视图
过程分解与事件分解
发现业务事件和“无事件”
基于领域建模的业务分析
基于控制系统的状态变迁模型
2) 用创新思维发现潜在需求
3) 创新的产品定义初步策划
明确产品定义的类型
分析与澄清产品关键特征的价值
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化创新
4)需求获取中如何理解用户和涉众的需要
引出需求方法论问题
交流的能力与面谈技巧
理解用户的思维过程
文档考古学
业务用例研讨会
创造性研讨会
头脑风暴会议
5)通过原型法挖掘需求
原型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原型
水平和垂直原型对需求挖掘的贡献
原型法的风险评价
6)产品边界的最后确定
7)客户需求说明书参考模板
8)需求获取问题总结
|
第二天
下午
|
PART 4. 需求开发第三阶段:开发产品需求
|
1)软件需求的严格定义及思考
2)深入理解用例方法
用例是规范行为的契约
用例的目标和层次
用例模型及其创建
3)利用用例建立产品部件场景
用例场景的基本描述方式
成功路经和异常路经
包含的场景描述
扩展的场景描述
泛化关系及场景描述
正确编写用例的提示
尽早发现变更规律
4)控制需求与状态转换关系
5)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需求问题
|
第三天
上午
|
PART 5. 需求开发第四阶段:分析需求
|
1)发现和分析功能性需求
2)发现和分析非功能性需求
用例与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类型与软件质量模型
定义质量属性
冲突性的属性与取舍
3)确定验收标准
验收需要标准的原因
测量的尺度与理由
非功能需求的验收标准
功能性需求的验收标准
4)设定需求优先级
为什么要设定需求的优先级
不同角色的人处理优先级
设定优先级的矩阵方法
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
|
PART 6. 需求开发第五阶段:编写需求规格说明
|
1)需求编写过程说明
2)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
3)项目驱动与问题描述
4)产品限制条件的确定
5)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的描述
6)阐述项目问题
7)开发补充规格说明
8)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参考模板
9)需求文档编写的若干建议
|
第三天
下午
|
PART 7. 需求质量控制一:需求的验证
|
1)验证与确认的基本概念
2)需求验证过程定义
3)需求验证测试的步骤
4)组织中如何实现质量关
|
PART 8. 需求质量控制二:需求的确认与管理
|
1)评审前复查规格说明
2)需求正式评审方法
3)需求管理及其过程
需求管理的目标
需求管理的实践
|
PART 9. 敏捷模型下的需求开发
|
1)敏捷软件开发过程简介
敏捷过程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Scrum软件开发方法
2)敏捷需求与发布计划
用户故事与主题
定义Product Backlog
估计用户故事的规模
估计开发速度制订发布计划
3)制定迭代计划
发布计划与迭代计划的关系
迭代计划制定方法
Sprint Backlog
4)Sprint进行中
ScrumMaster的工作与价值
需求的细化与不确定性消除
开好每日简会
保持可视性
5)Sprint评审与需求变更
Sprint评审会议
早期发现需求变更要求
团队对如何做得更好进行回顾
稳定边界防止需求蔓延
|
PART 10. 需求分析案例教学
|
1)案例背景介绍
2)需求分析场景练习
3)如何确定项目的边界
4)如何划分需求的等级
5)学员操练结果点评
|
PART 11. 需求建模和文档管理案例分析
|
1)从客户需求到分析模型
2)需求建模操作要点
3)避免使用实例陷阱
4)编写需求文档的原则
5)需求示例的改进前后
|
PART 12. 从需求分析到架构设计案例分析
|
1)几个需求案例介绍
2)体会练习不同需求对架构的影响
3)逐一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工作思路
4)总结如何从需求过渡到设计
5)介绍如何从需求到测试
|
第四天
|
学习考核与业内经验交流
|
四、 授课专家
郭老师 中央财经大学 互联网经济方向 副教授 中国企业架构设计研究的先行者、信息化顶层设计实战派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博士毕业,完成了100多个大中型项目。有十五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设计经验。熟悉能源、建筑、制造领域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其顶层设计过程,作为乙方项目经理主持多项国内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顶层设计咨询项目。从事软件行业18年以上。编著《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教程》、《企业架构与IT战略设计教程》等。TOGAF9鉴定级题库的建设参与者。
王老师 教授 湖南大学软件学院教授、湖南省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湖南制造业信息化杂志主编、湖南省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需求工程、IT项目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对需求工程有深刻的理解、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
赵老师 北航硕士研究生、参与组织并完成了上百个个大中型项目。有十五年的研发部门管理和项目管理经验;某公司任PMO主管,现任河北某大学副教授和北京某高科技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专业特长包括IT企业运营与管理、IT项目管理、企业商业模式设计与咨询、CMM/CMMI质量管理体系与实践、企业IT战略规划等领域。
程老师 中国第一批分析设计师、UML/UP专家、UP统一软件过程资深教练(国内首位软件项目过程教练)、需求专家,国内较早引入模型驱动开发方法的倡导人之一、国内最早的UP过程推动人之一。 擅长企业级应用分析设计与开发;对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有深刻认识,有很好的协作精神和学习能力。 在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方面均有丰富经验。能够结合实际,在复杂的应用环境中能够选择适合需求分析方法定义并改进需求规格说明,降低项目开发风险、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五、 培训费用
培训费5800元/人(含培训费、场地费、考试证书费、资料费、学习期间午餐),食宿可统一安排,费用自理。请学员带身份证复印件一张。
本课程由中国信息化培训中心颁发《需求分析与管理高级工程师》证书,证书查询网址:www.zpedu.org; 证书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考核的证明,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
六、 报名回执【需求分析与管理】
单位名称
(开发票名称)
|
|
快递地址
|
|
邮编
|
|
联 系 人
|
|
职位
|
|
电话
|
|
Email
|
|
传真
|
|
学员姓名
|
身份证号
(做证书使用)
|
邮箱
|
联系电话
|
培训地点
|
是否住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汇 款
方 式
|
户 名:北京中培伟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卢沟桥支行营业部
帐 号:0203 0101 0300 0033 172
|
学员签字
或盖章
|
户 名:中培创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行:建设银行北京生命园支行
帐 号:1100 1048 6000 5250 6592
|
户 名:北京高培伟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菜市口支行
帐 号:0200 0018 0920 0152 881
|
七、 联系方式
联系人:倪闯
QQ:1658122838 手机(微信):18701378400
Email :nichuang@zpedu.com
网 址:www.aqzpedu.com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一日